OPFUN Talk萌課堂,專注青少在線語言啟蒙!——寰宇咨詢中心資訊網(wǎng)

上海 18761612306

首頁 > 資訊列表 > 資訊詳情

北京德語培訓學校:一起向未來!畢業(yè)于南京這所中學的冬奧志愿者們這樣說……

來源:小編 編輯:小編 日期:2022-09-28 21:59:28

交匯點訊 冬奧會結(jié)束的一刻,運動員和志愿者沐浴和煦陽光,互擁互助互贊,那一幕幕讓人動容。冬奧賽場上,有這樣一群志愿者,他們熟練使用多門外語,展示了江蘇青年的氣質(zhì),增進了世界的互通互信。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南京外國語學校校友。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為“一起向未來”增添更多精彩的注解。今天,一起來聽他們聊一聊“冬奧會的日子”。

王昊玉,南外2015屆畢業(yè)生,現(xiàn)為北京大學哲學系邏輯學專業(yè)在讀研究生。

王昊玉說:“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我一路認識了許許多多讓我肅然起敬、讓我心向往之、讓我會心一笑、讓我感到溫暖的朋友。我會帶著‘一起向未來’的精神,帶著冬奧會志愿者的這份鼓舞繼續(xù)前行?!?/p>

張粲,南外2015屆畢業(yè)生,現(xiàn)為清華大學社科學院在讀研究生。

與奧林匹克結(jié)緣的這些年,她時刻牢記“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jié)”的奧林匹克格言,鼓勵自己在學習生活中不斷前行,不斷進步。北京冬奧會雖然落下帷幕,但奧林匹克的故事還在繼續(xù),張粲呼吁大家銘記奧林匹克帶給我們的感動,一起向未來!

李雨然,南外2015屆畢業(yè)生,現(xiàn)為南京大學英美文學專業(yè)在讀研究生。

北京冬奧會是奧林匹克格言加入了“更團結(jié)”一句之后的首屆冬奧會。賽場上,來自全世界的冰雪健兒超越競爭,彰顯團結(jié)互助。同樣,在賽場外,作為志愿者的李雨然力爭為“更團結(jié)”作出自己的詮釋。對于她來說,這份志愿工作是一個更好地了解世界的機會。在與外籍專家的交往過程中,李雨然展現(xiàn)出專業(yè)、敬業(yè)、熱情、周到的中國志愿者風采。

張曉嬋在向小薩馬蘭奇講解(英語交流)

張曉嬋,南外2016屆畢業(yè)生,現(xiàn)為北京外國語大學英美文學專業(yè)在讀研究生。

張曉嬋所在團隊開展了“文化中國”展示體驗活動,她在其中擔任文化活動主管,主要配合奧組委領(lǐng)導和團隊的工作,運行“文化中國”展示體驗活動,培訓志愿者,維護場館運營和公共衛(wèi)生。這個活動豐富了各國代表團的運動員及隨隊官員的冬奧村文化體驗,表達了中西方文化相互交流、促進的美好愿景。

巴赫和張曉嬋的合影(德語交流)

歷經(jīng)整整八個月的冬奧會(冬殘奧會)文化活動實習,張曉嬋深感多國文化交流需要參與者的真誠、需要溝通、需要激情和耐心,更需要奉獻精神。她希望以自己所學回報國家社會,實現(xiàn)人生價值,做有中國靈魂、世界胸懷的現(xiàn)代人。

徐欽禹,南外2017屆畢業(yè)生,就讀于北京大學德語專業(yè)。

此次冬奧會,徐欽禹擔任瑞士男子冰球隊的隊伍陪同人員,主要負責德語的口譯工作。這次冬奧工作對徐欽禹來說較有挑戰(zhàn)——瑞士人所使用的語言是瑞士德語,與他平時學習的標準德語有一些差別。雖然這讓徐欽禹在交流的初期遇到了一些阻礙,但瑞士運動員們會教他一些瑞士德語的發(fā)音習慣與語法特點,這讓他們的語言交流漸入佳境。

口譯工作除了讓徐欽禹獲得了語言上的進步,還給他帶來了許多意外收獲:徐欽禹與許多瑞士男冰隊的球員成為了朋友。臨行前,大家都不舍分別,恩佐將他在對陣丹麥打入冬奧首球時所使用的球桿送給了徐欽禹,并與之擁抱告別,“這個瞬間可能是我記憶最深的冬奧畫面?!毙鞖J禹感言。

與瑞士運動員的交談,讓徐欽禹對瑞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運動員們也對中國表達了高度的認可——在疫情的當下中國有勇氣舉辦冬奧會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偉大壯舉。

李星澤,南外2018屆畢業(yè)生,就讀于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外文系。

李星澤在場館與冰墩墩合影

德國代表團工作人員與助理合影

李嘉俊,南外2019屆畢業(yè)生,就讀于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學院。

李嘉俊在北京冬奧村擔任德國代表團助理,同時負責北外北京村NCS業(yè)務(wù)領(lǐng)域的對外宣傳工作。來到冬奧會之前,李嘉俊深知,代表團助理這樣一份工作一定是非常辛苦的。很多時候雖然不在工作時間內(nèi),但代表團或工作人員提出了緊急的需求,李嘉俊會盡全力幫他們解決,也收獲了他們滿滿的感謝。

德國代表團給李嘉俊的感謝信

周心怡,南外2019屆畢業(yè)生,就讀于外交學院英語系外交翻譯專訓班。

曹上與Morariu先生合照

曹上,南外2019屆畢業(yè)生,就讀于北京外國語大法語語言文化學院。

作為大家庭助理(OFA)的曹上,她的嘉賓Octavian MORARIU先生是一位國際奧委會委員,也是前運動員、前教練。

曹上送給Morariu先生的“圓夢冬奧”福字

同為2019屆南外畢業(yè)生,現(xiàn)就讀于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語言文化學院的孫培源、全思宇校友也都在冬奧志愿者隊伍中擔任職務(wù),貢獻自己的力量。

孫培源為法國制冰專家Rémy Boehler翻譯

邵小涵,南外2020屆畢業(yè)生,就讀于清華大學外文系日語專業(yè)。

與國際朋友們的交流和思維碰撞是邵小涵最寶貴的收獲。邵小涵從他們口中了解歐洲年輕人的心理和對中國的看法,也盡力向他們呈現(xiàn)一個真實的中國和一群朝氣蓬勃的中國青年。

周潤琪,南外2020屆畢業(yè)生,就讀于北京外國語大學北外學院英語(國際組織)專業(yè)。

這是周潤琪第一次參與到如此大規(guī)模高規(guī)格的國際賽事和國家大事之中,在激動和興奮之余,她更感受到了責任和使命。

“奧運會依賴于各個領(lǐng)域成千上萬的志愿者才能運行,本次奧運我見證了中國青年熱情友善、聰敏樂觀的風采。身處于他們之中,我感到自豪。北京冬奧,不虛此行!”周潤琪感慨。

朱婧劼,南外2020屆畢業(yè)生,就讀于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專業(yè)。

“每當自己跨越語言壁壘成功構(gòu)筑溝通的橋梁時,都無比感謝母校為我打下的堅實的語言基礎(chǔ)以及培養(yǎng)的國際化視野和情懷,母校‘中國靈魂,世界胸懷’的校訓我銘記在心。能為這一場呼喚人類在自我超越的同時不能忘記和平共處的盛會貢獻一點微薄之力,實在榮幸之至?!?/p>

惠晨原,南外2020屆畢業(yè)生,就讀于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俄語專業(yè)。

ID:jrtt

  1. 聯(lián)系我們

  2. 在線客服:(9:00-23:00)
  3. 服務(wù)熱線:18761612306
  4. (9:00-23:00)
蘇ICP備2022034778號-2